后发而先至,vivo折叠屏手机交卷了
折叠屏手机这条路并不好走。
自 2019 年三星推出第一款折叠屏手机 Galaxy Z Fold,折叠屏手机市场算是真正开启了,但在随后也爆出了屏幕材质易碎,折痕过于严重等问题,三星马上推出了第二代 Galaxy Z ? Fold2 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还发布了上下折叠形态的 Galaxy Z Filp 系列。
随后华为、小米都推出了自己的折叠屏手机,华为的 Mate X 系列折叠屏手机一发布就被市场追捧,加价上万元,一时间一机难求,但华为也陷入苦于麒麟芯片供应不足的问题。
这条路并不好走
想要 " 尝鲜 " 绝非易事。毕竟,对于全面屏手机已经发展到极致,各种创新越来越难,而折叠屏手机从形态上颠覆了原有直板手机的形态,为手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一样的可能性。而快速增长的市场销量则证明了终端用户对于折叠屏手机的接受度。
根据市场分析机构 Canalys ? 2022 年 2 月发布的报告,2021 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为 890 万台,同比增长 148%,虽然折叠屏手机占全部手机市场比例还不到 1%,但如此高的增长率,使得折叠屏手机会成为手机企业的第二条增长曲线,同样来自 Canalys 的报告,预计到 2024 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将超过 3000 万台。
折叠屏手机这条路不走不行,就看谁走的好。
因此,第二轮以 OPPO、荣耀为代表的手机企业开始推出了更具有差异化的手机产品来争夺高端人群,而这时的折叠屏手机产业链供应更加成熟,成本优势让价格可以更加亲民。2021 年底,OPPO 发布 Find N,以更小的尺寸更好的握持手感搭配更低的价格获得了市场认可。2022 年年初荣耀叠屏 Magic V 在提供旗舰性能基础上,也给出了 9999 元的价格标价。
但万元价格的折叠屏手机依然还有着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诸如内外屏刷新率不统一、屏幕折痕明显、铰链技术、没有无线充电技术、影像能力相比旗舰手机偏弱等等。
而来得晚,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带给用户一台最完美体验的折叠屏手机。
今年 4 月 11 日,? vivo 推出了自家首款 " 满配 " 的折叠屏旗舰手机—— vivo X Fold,售价 8999 元起。vivo 产品副总裁黄韬表示,"vivo X Fold 是一款全能真旗舰 "。? 那么," 姗姗来迟 " 的 vivo,这张考卷交的如何?
四年磨一剑
早在 2018 年,vivo 执行副总裁胡柏山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vivo 在折叠屏上一直都有研发跟踪,同时也有专项团队和专利的布局。对于一贯低调,以用户为导向的 vivo 来说,希望给到消费者一个更加完美的解决方案," 在打动消费者之前,首先要打动自己 "。
铰链技术、屏幕折痕是必答题,绕不过去。
在诸多挑战之中,铰链技术是折叠屏手机绕不开的话题,这就犹如新能源车刚诞生时,绕不开电池续航的拷问一般。
vivo 折叠屏手机项目早在 2018 年启动预研,对于最难攻克的铰链技术," 大方案迭代五次,仿真方案 100 多次,仅是凸轮部位的设计方案就调整 20 多次,开模 8 次…… ",vivo 产品副总裁黄韬在其微博上表示。
最终,在 vivo X Fold 上采用了由 174 个零部件组成的航天级浮翼式铰链,其中使用液态金属锆合金、FS53 航天高强度钢、手撕钢片等六重航天材料。使得铰链平整度更好,重量轻,强度高,而这背后的努力,带来的是 vivo X Fold 成为全球首个通过莱茵 30 万次折叠测试的折叠屏手机。对于商务人士来说,随身使用的折叠屏手机是否具有可靠性这太重要了。
同时,vivo X Fold 可以保持屏幕在 60-120 ° 之间任意悬停,带来了更多的折叠屏应用上的玩法,对于拍摄、看视频都有了更多的使用形态。
而面对诸如 " 屏幕折痕严重么?" 等用户拿到折叠屏手机问的最多的问题,prowaygreenerwood.com,vivo X Fold 通过浮动中板设计和 UTG 超韧玻璃结合,同时拥有行业最小的 2.3mm 弯折半径(左右折),有效降低了屏幕折痕,给用户优秀的使用体验。
深挖高端商务用户需求,才是拿到高分的关键。
vivo 创始人、总裁兼 CEO 沈炜在 2022 年新年致辞中提出 " 要始终把用户放在第一位,用心拥抱用户 "。而如何服务好目标用户商务人士,vivo X Fold 上面充满了各种巧思。
对于商务人士来说,需要便捷的办公体验,大屏阅读,多任务分屏等,屏幕要足够大,这样看的才够清楚。vivo 内屏采用了 8 英寸的 2K 分辨率屏幕,尺寸在目前主流折叠屏手机中领先,外屏 6.53 英寸为行业最大尺寸。内外屏的配合,让 vivo X Fold 拥有媲美平板电脑的观看和操作体验,也让办公场景下的使用,尤其是浏览、编辑文档更从容。